【译文】吴起镇守西河威震四方,魏国选相却选了田文。吴起不服气质问:”论战功治政我哪点不如你?”田文答:”主少国疑时,你说大臣该效忠新君还是老臣?”吴起沉默良久:”该效忠新君。”田文笑:”这就是我不如你的地方。”
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,他的一生经历丰富。他先在鲁国为了取得信任而杀妻求将,后来被鲁国人厌恶而离开。接着他投奔魏国,帮助魏国训练魏武卒,取得多次胜利,但因与田文争相位失败,被陷害而离开。之后他到了楚国,得到楚悼王重用,进行变法,增强国力,但触动了贵族利益。楚悼王死后,贵族们趁机作乱,射杀吴起,他临死前伏在楚悼王尸体上,导致射中王尸的贵族被灭族。
历史总是重复上演着人性剧本。有人困在”凭什么不是我”的执念里撞得头破血流,有人却在”该不该争”的智慧中进退自如。三教九流的生存法则,说到底不过儒家的入世执杖、道家的出世拂尘、佛家的拈花一笑。
吴起当年争相位,简直就是现代职场里那种“拼命三郎”。他以为只要业绩够硬,就能换来权力。可田文轻轻一句反问,就戳破了他的天真。这背后藏着的,是儒家“执两用中”的智慧——人在事业巅峰时,更要懂得留白。就像在宣纸上作画,讲究的是飞白,不能把墨一股脑全铺满。在官场得意时,要给同僚留三分余地;在商场风光时,也得给对手让半步台阶。
体制内那些老江湖,个个都懂这个理。汇报工作时,把“我建议”改成“我们讨论”;领奖的时候,把“我的功劳”换成“团队协作”。这不是虚伪,而是给自己未来埋下善缘的种子。儒家讲究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,意思就是在最满的时候,也要松半寸弦。这样既能保全锐气,又不至于折了箭。
吴起后来被排挤出魏国,这事儿和现在那些被优化的中年高管,简直一模一样。道家《阴符经》里说“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”,可它没说人就得硬扛天威。就像暴雨倾盆时,芦苇低头,不是懦弱,而是为了等积水成溪的时候,能重新挺立起来。
那些在江湖里混久了的老油条,遇到领导发火,就化身“太极推手”:“您批评得对,我马上组织复盘。”面对同事甩锅,就变成“棉花糖”:“这个事确实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。”不是他们没脾气,而是明白刚强容易折断,柔弱反而能占上风。
吴起最后在楚国变法被杀,这事儿印证了佛家说的“我执”有多可怕。多少人像他一样,把“能臣”“干吏”的标签贴在自己脸上,当成铁面具,最后活成了职位说明书里的傀儡。佛经里说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不是让你别奋斗,而是提醒你别把角色当成真我。
真正通透的人,上班时是处长,下班立马切换成钓鱼佬;今天在主席台讲话,明天就能在菜市场砍价。就像荷叶上的露珠,沾着却不染,挨着却不滞。评优落选了,还能笑着说“正好腾出时间陪娃中考”,这才是破了“得失相”的高手。
早上起来读读《论语》,养出三分锐气;中午诵诵《道德经》,添上七分从容;半夜参参禅机,破了十分执念。儒家的进取心是油门,道家的应变力是方向盘,佛家的平常心是刹车片。三样都有了,在人生的高速路上才能安全驾驶。
想明白了这三层境界,就能看透:职场沉浮,不过是个修行的道场。领导刁难,帮你磨去棱角的砂纸;同事算计,帮你照破虚妄的镜子。学会用儒家的热忱做事,用道家的智慧处世,用佛家的超然观心,那些三千烦恼丝,自然就化作拈花一笑。
白天是网络世界的”急诊医生”
夜晚是认知升级的终身学徒
正在挑战365天认知马拉松:
✍️ 晨间写作(6:30-7:30)
📖 午间拆书(13:30-14:30)
🏃 夜间健行(20:00-21:00)
与你分享工程师的跨界成长地图
点击蓝字关注公众号「 徐默远的成长笔记」,ID:Xu_MoYuan,后台回复”认知礼包”,送你3本改变我人生的思维工具书】
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跋涉,进步是坚韧不拔的攀登,觉醒是灵魂深处的破晓。
关注我,陪你在成长、进步与觉醒的旅程中,且歌且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