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
抖音、微博短视频、微信公众号文章,都要求在一分钟之内达到高潮,吸引读者,然后结束。因为你要抢夺的不是别人的整块时间,而是碎片化时间。
抢夺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吗?如果没有,你的产品就不会是优秀的产品。
所以我不刷短视频,卸载了抖音,不让Bilibili联网,只看缓存的视频教程。
二、不想被时代抛弃,培养跨界学习能力
这个时代需要年轻人做两件事:第一,学会跨界,多掌握几门技能,为更好的跳槽做准备。第二,学会把这几门技能运用到各自的领域,成为复合型人才。
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,就只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,说出来就是演讲家,写出来就是作者,拍出来就是导演,其实方式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要有知识储备。这是核心,其他的只是表达方式。
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应该做的事情:做一只苍蝇,蒙头乱撞,最后你总能找到出口。当你找到出口后,再朝着光飞,这样你就能很快成长。
一个行业想起步,无非是要不停地读书,阅读和这个行业相关的图书,向这个行业有资历的人学习。一边读书,一边思考;不懂得怎么请教人,或者别人不愿意解答你的疑问时,最好能请人吃个饭;还有很多网课、线下课、相关的视频、付费的内容,这些都是在一个新行业跃起的方式。
这个社会上不存在完全的跨界,因为万物都是相连的。一个理科生,难道一点历史、政治、地理知识都不知道吗?一个艺术生,难道一点化学、物理、生物知识都不清楚吗?
三、注意力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
聪明的人在一定时刻就应该学会:断、舍、离。断掉没有必要的情欲,舍去没有意义的物品,离开无法深入的关系。
四、核心竞争力,决定你在职场的价值
当了很多次比赛的评委才知道,其实在大学参加的所有比赛和竞赛,但凡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,现场都有大公司的HR在寻找优秀的学生。包括组织比赛的这群人,也相当于HR。
因为参赛学生的技能强,培训一下,甚至都不用培训,就能直接上岗。
📌 如果实在不知道学什么,建议学一门外语或者练习写作。
📌 第一份工作,建议你去找一个没那么体制化的工作,至少去不会因为领导一句话决定你生死的活力型企业。
📌 因为领导有可能今天高兴,明天会不高兴,你的升职加薪如果只是依靠领导的一句话,是很危险的。你的价值由市场决定,就会好很多。
📌 以前我们把能力存在组织里,我们走进体制、工厂、人民公社;后来我们把能力存在钱里面,存在消费里;今天我们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华存在圈子和能力、特色里面。
📌 共情能力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,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。关键在于是否和别人的感情同步,是否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。比如,你在网上看到一些写得好的文章,正是你平时特别想表达但却表达不出来的,说明那个作者就很有共情能力。所有伟大的产品经理都有共情能力,任何一个行业的高手都具备共情能力。
📌 所有厉害的畅销书作家、好的导演、好的编剧……都是讲故事的高手。商业领袖也需要会讲故事,你看乔布斯、马云,全部是讲故事的高手。现在融资的时候,也有人会经常说,把你公司的故事讲给我听。把一个商业化、复杂、难懂的事情,讲成了谁都能懂的故事。这个技能特别重要。
📌 推荐一本书,叫《故事》,罗伯特·麦基写的。它是每个作家、编剧的“圣经”。
📌 整合事物的能力你认识很多人,知道很多知识,这都不算厉害,关键在于你怎么用。换句话说,你怎么把资源整合到一起。在电影圈,做这个事的人叫制片人。你认识这个导演、这个编剧,知道这部原著,然后把这些人放在一起,你就有了一个“盘”。在公司,这种人叫产品经理、项目经理。搭盘、整合资源的事情,机器是干不了的。
📌 一份工作,没了意义,赚多少钱都很难受。
总结一下,未来的人,可能需要这些能力:设计感和讲故事——产生影响力;共情能力、整合能力和娱乐感——提高能力;意义感——放大你的特色。当有人将这六种东西整合到一起——他就是一个会讲故事、能跨界、理解人、有品位、好玩有趣、活得有追求的人——他将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人,用《未来简史》里的话说,叫“神人”。过去理性技能较多的是:程序员、会计师。今天感性技能较多的是:旅行体验师、设计师、产品经理、Vlog导演。具备六种高感性能力的人会在未来更加值钱。
五、做一个有趣的人,没有那么难
记住自嘲的要点:第一,负面标签;第二,我很差;第三,细节夸张。其实,自嘲是一种高手沟通的方式。只有极度自信的人才会自嘲;相反,那些不自信的人,才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有多厉害。那些饭局上的油腻大叔为什么遭人讨厌?因为他一遍遍卖弄自己。真正的高手从不卖弄自己,都是自嘲,让别人夸自己。
六、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
简单来说,所有自由的基础,都是经济自由。
七、在职场如何跟领导和同事沟通
先分享一个原则:同事就是同事,原则上不要跟同事成为朋友,更别把什么私生活都跟同事说。
📌 职业的职场人从来不会想着在职场里收获爱情,因为职场是凶险的,是复杂的,更是弱肉强食的成人游戏。当一个人陷入多重身份的时候,是会充满着内心矛盾和冲突的,这样对自己和对公司都不好。
📌 我记得原来有个公司的编辑在微信上跟我吐槽另一个编辑,我就回答了两个字:是吗。他说,当然了。接着又说了好多。我就回了一句话:那人这么坏?几天之后,只有我发的“那人这么坏”传到了那个编辑那里,差点把我搞崩溃。好在最后我晒了全文。所以今天我除了很信任的朋友,谈工作的时候永远深思熟虑再发微信文字,做好每次留言都会被截屏的准备,这是对自己的保护。
第一,有限暴露。不要什么都说,你可以交换的是你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除此之外,不要交换其他的个人信息。
第二,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。不要八卦别人的感情,不要谈论谁和谁的关系,更不要背后说别人坏话。要相信,用火烧别人的人,注定会烧到自己。
📌 在职场,除了记住这两句,还有一句话要记住:“三天学说话,一生学闭嘴”,言多必失,少说话,多做事,比什么都重要。群居学闭嘴,独处学坚强。
📌 尹延老师很不喜欢跟同事交流工作之外的事情,尤其是一群同事在八卦谁是×××的时候,他会站起来就走。
给领导送礼,注意几点:不要送钱,不要送卡,更不要送贵重的礼物。比如送点家乡的土特产,表你心意的东西就好。逢年过节打个电话,发个短信也好。
逢年过节出现一下让领导知道你的存在,自己的业绩没有问题、自己的能力可以为公司添砖加瓦的情况下,表现一下。接下来,你可以思考一下还能为公司贡献什么。这是职场里和领导关系正确的组合拳。这个沟通原则也可以用在很多新朋友那里:逢年过节出现一下,需要的时候表现一下,重要的场合贡献一下。
领导比你某方面能力弱没什么了不起,千万不要恃才傲物,会毁掉自己。
领导最贵的是,时间;最怕的是,麻烦;最不缺的是,礼物。
八、朋友之间相处要懂得分寸感
因为朋友就是相互陪伴的,陪伴的功力很大,比语言还大,其实情侣之间、家人之间都是这样,陪伴就是比打电话要有治愈感。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的年轻人喜欢养宠物,因为陪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必需品。
没有界限的感情,就像是一把刀,以爱之名,乱扎人。任何感情都是如此。
(1)具有批评家人格的人
他为什么喜欢这么说话呢?因为批评家人格带来的是自己的自豪感,却让别人产生痛苦感。如果你长期在他身边,久而久之会变得毫无自信,所以尽早远离这类人。
人总是把你当垃圾桶,传递坏情绪,把你的心情搞差。重要的是这群人,永远在抱怨,从不解决问题,还把情绪扩大到别人身上。丧是容易传染的。
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,很简单,打断他的抱怨,说:“稍等,我还有事。”
📌 前任就是前任,既然决定放手了,该拉黑拉黑,该删除删除,不删除是对现任的不公平,也是对自己的残忍,更是对他的无情。对谁都不好。拉黑了,世界美好了,该往前往前,该干吗干吗。如果现在还没删前任的同学,赶紧删了,别放不下,从今儿开始,你要展望新世界。
九、自律的人,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
这世上有三种自由:经济自由、身体自由、灵魂自由。
决定你收入的,不是你的年薪、月薪,而是你的时薪。你的时薪是由你的不可替代性和市场需求决定的。
十、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控制情绪的高手
愤怒本质上是一种身体机能,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,使自己不受外界伤害的自我保护方式。愤怒是外壳,它里面包裹着的是恐惧,作用就是避免我们受到伤害。
📌 愤怒是外壳,里面包含的是恐惧。
📌 心理学角度来讲:为什么我们会愤怒呢?作者阿尔伯特·埃利斯给了一个公式:“理性情绪行为疗法”认为,导致愤怒的不是外部刺激本身,而是你应对刺激的“信念体系”,这句话很复杂,我们先来看看公式。愤怒公式:A×B=CA代表不利事件,B代表信念体系,C代表情绪。在A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通过调整B来改变C,也就是愤怒情绪的大小。比如,我开头讲的这个例子,A代表那个人在停车的时候骂了我,B代表我觉得没什么事儿,于是我减轻了愤怒,C降低了。但对于他,A代表我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开快点,B代表他的体系:这世界上竟然有人敢挡我路!C则是情绪上,他崩溃了。
📌 愤怒会让我们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情。所以,你要把自己的目光交给目标,而不是对手
📌 再比如一个孩子十分生气,哇哇叫怎么办?处理的方式特别简单,唤起他的理性:昨天的动画片你给我复述一遍。来我们背诵一下乘法口诀表。爸爸和妈妈哪个好啊?孩子的理性被唤醒,感性就会被抑制住。
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跋涉,进步是坚韧不拔的攀登,觉醒是灵魂深处的破晓。
关注我,陪你在成长、进步与觉醒的旅程中,且歌且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