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材料狗最强心声!“大国工匠”是怎样炼成的?

戳这里关注^我哦!

(我在知乎答应了众多知友,会把完整版写在这里。这是一篇随时会被封杀的帖子,可我还是提起笔写了下来。不光是为自己写,而是写出大家的心声,据说写“哭”了不少材料狗。因为我们都挣扎过、彷徨过、痛苦过。如今,我们仍身陷其中。。。)———技术官僚



(正文)

我确信无疑,我在体制内最烦的事就是写稿子。

我戏称自己是一名编辑、一名文字工作者。

实际上,我刚进单位的时候,做得是信息管理工作。

工作性质有点像网管,负责给领导和同事们装机修电脑,还要负责网络运维,和电脑城的配机小哥或网吧小哥一样一样的。

所以,我专门有装机工具包,网管工具包,自己夹水晶头,自己布线,自己在配线架上理线,自己配置路由器等等。

自觉挺不错的,谁让咱是技术官僚呢~

后面,就去了窗口,和老百姓们打交道了,我的惯用套路是:

“阿姨,我也是个小老百姓,出了门脱了工作服跟你一样一样的,所以你的情况我特别能体会,巴拉巴拉巴拉。。。”

但最终,我还是有幸(不幸)成为了一名文字工作者。

因为不写东西,就原地踏步。

不写东西,别说当什么骨干心腹了,你连领导的手也摸不到。

领导只会唉声叹气的摇摇头:这小伙儿啥都好,就是该硬的地方不硬,不会写东西。

不写东西,你再有能力也是小聪明,没有一点点高度。

不写东西,上级局也看不上你。上级局看不上你,即使自家领导力荐,提拔也很难。

不写东西,仿佛一切能体现你展现你的东西都没了,仕途变得举步维艰。

做得多?你写下来啊。

方法好?你写下来啊。

有特色?你写下来啊。

效率高?你写下来啊。

不写下来,就好似什么也没有,什么都证明不了。

然而!但凡会点文墨,天地忽然间换了种颜色~

——工作总结写得真好!把我们的业绩反映得很全面,你能力很强。

——工作特色写得很好!“甘当群众的贴心管家”这个提法很好,你能力很强。

——汇报稿写得很好!“四项攻坚战、五个深化点”拿捏得很到位,你能力很强。

忽然间,我的能力又便得很强了。于是,上升的通道,似乎也微微打开了。

——局里想要一个会写材料的人,你去不去?

——书记身边最近要借几个年轻写手,专门写党建材料,去大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来了。

——市里最近缺人,要找几个口碑好、会写写弄弄的人,终于有机会去市里了。

这些,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。每一件,都离不开写文字。

这就是体制,这就是现实。


说完这个,我要接着说得是,虽然写作有利升迁。但文字救不了国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靠的文字。

老祖宗玩儿文字真的是有一套,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文化瑰宝。

也留下了我们执着于文字的基因。

想到那些斟字酌句的古文,再想到如今斟字酌句的我,有时候也会怀疑、在文字上玩儿花样是不是一种历史的传承?

但转念一想又不对,古人毕竟是把文章写到了艺术的高度。

诗词歌赋,绝对有它独特的价值。

可如今、稿子写得再好,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呢?有一点意义么?

况且,大家都追捧文字去了,那实际的、一件件待办的实务呢?

毕竟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。

揣摩文字,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。

比如,我写一篇领导《“一岗双责”工作责任制汇报材料,我可以快到斩乱麻的花1小时写完,也可以花1个礼拜精雕细琢(把反复修改的时间一并计入)。

如果花1个小时,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报流水账,不戴帽子、不讲格式、不作修辞、没有排比、更不做标题党,就简单捋一下逻辑,列清楚做了些什么事情,差不多就写完了。

我觉得挺好的,挺务实的。

但这篇东西绝对会“技惊四座”、让领导深感震惊。随即,一定会被领导骂个狗血淋头,并成为领导此生见过写得最差的材料。

领导一度都以为我和他有仇呢,以为我是不是不想干了?

于是,我被果断清理出领导身边,回到窗口,继续当我一辈子的窗口办事员。

当然,所有看到这篇材料的其他人也都震惊了。大家会可怜的看着我,认为我的头一定是被夹过了、脑子出了什么问题。

好,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,理智的我选择花2天时间,参考历年5千字左右的材料,上网百度了一些同类型高大上的文章模板。

提起笔来,从“积极贯彻落实XXX大和XXX届二Z、三Z、四Z、五Z全会”精神开始,娓娓道来~

领导看过初稿后,拿来一份解放、一份文汇,要求我“站得再高一点”、“望得再远一点”,再搓揉一些ZY、省里的重要精神进去。

尤其是要善于穿插引用XXX在XXXX座谈会上的讲话,并一定要活用生动的词例。

是的,现在对吹牛皮的要求也变高了,不能嘎吹,要吹得接地气。

于是,我又花了一天半时间进行加强和完善。

经过反复加工,内容读来已颇为成熟,材料的站位已成功“登顶”,词语又鲜活的“贴地”:

不当“甩手掌柜”、做服务企业的“店小二”、群众工作“有温度、冒热气”,多好~

然后,又微调了一天,再按要求拼进了一些市委全会上的领导讲话,以及一些业务工作中的数字业绩。

终于,一篇响当当的讲话材料成稿了,领导在会上的发言应该可以体现出态度和水平了。

兴许,还会被上级相中、去更大型的总结交流会上发言,那简直就是立功了!

在那庄严的总结大会上,诸位闪闪发光的领导,宣读着闪闪发光的文章。

当读到“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”的时候,仿佛工作真的跃上了一个什么台阶。

当读到“群众充满了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足感”的时候,仿佛真的听到了什么群众在门外敲锣打鼓。

当读到“攻坚克难勇于担当、突破奋进追求卓越”的时候,仿佛人人都卷着袖子、手拉手向前冲似的。

于是,会场内的气氛升华了,所有人都觉得文章写得真好,今年的工作真是成功,这位领导真是有能力,明天真是美好。

好感动,差点流出了欣慰和满足的泪水。。。



然而,就在这庄严隆重的、集体狂欢的时刻。

不知怎的,我突然想起了、儿时熟知的童话:

——皇帝的新衣

我突然很想、心平气和地说:

在场的诸位都是年薪30万以上的精英人士,大家都秀逗了吗?读这些自嗨的文字很爽吗?

200字流水就能说清的内容、翻来覆去凡尔赛了5000字有意思吗?

读完事业就成功了吗?民族就伟大复兴了吗?

此外,全文用了36个加强,24坚持,12个深化,6个聚焦,3个进一步。

清一色的从“贯彻落实XXX精神”开始,到“事业再创新的辉煌,以优异成绩迎接叉叉叉”结束。

对了,以前这就是八股文,党八股。现在就叫,对了,体制凡尔赛吧。



你们,和你们的诸多下属,加了一周的班,禅思竭虑、用尽才华、倍感煎熬。

终于写出了一篇、几十年来几百万体制人反反复复唠叨的文章。

为什么?

为什么大家都要装糊涂?都要笑容满面?都要热烈鼓掌?

一本正经的把自己都骗了进去?

写这篇文章,比对一个老百姓讲清楚一个政策有用?

明明,那篇呕心沥血的文章屁用都没有啊。

我可以很坦率、很不怕删帖的说,写的时候就一文不值,读完更是不值一文,又臭又长。

最可怕的这一切还在循环,明年还要继续,后来者愈加疯狂,越基层越为夸张。

各级领导对仕途的强烈渴望,全融入了对文字的追求中。

不管干了什么,给我死命写啊。能让上级领导知道我、了解我的,就只有这一篇汇报稿了啊啊啊啊。

于是,文章越写越高,越写越好,越写越长。

——是啊,局党委就想再要一个会写材料的人,机会难得,你去吗?


我不是想苛责什么,我们都是套中人,我们都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

我们的事业已经做得很好了,比大洋彼岸强多了。

有一位朋友说得好,原以为我们只会吹牛写文章,没想到一场疫情证明,除了吹牛、我们实干也不差。

这点我深以为然,可是,正因为既要实干、又要吹嘘;既要点出问题、又不能写真问题;既要写剖析思想、又剖不到真思想;所以,材料狗们实在是太累了(主要是精神的折磨)。

当然,我也始终坚信,再回到百年前,制作一把“汉阳造”,比写上一屋子的汇报材料管用得多。

——文章,不是不能写。看看鲁迅先生的文章,看看教员的文章。

看看什么是说人话,看看什么是点题,再看看什么是破题。

——文章,不是不能写。真正的业务报告、形势分析报告、实务调研报告是可以写的。

写这些报告,其实同志们无怨无悔,也不会感到自我怀疑。

——文章,不是不能写。国家层面就可以写,而且要斟字酌句,要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水平。

毕竟,这是向着全国人民汇报,要上档次、要有腔调。精湛的文字,还可以起到鼓劲、激励、表扬、引导等多重作用。

说这些,是想表示,我并不是反对写好文章。而是说,一个小乡镇、小县局也把自己当盘菜,拼了命的堆华丽的文章绝对是出了问题。

巨大的资源浪费啊,把文字狗的力量释放出来,什么事干不成?

除了纯业务报告,其他材料的写作价值都不大。

对不起,我不是针对在座的某篇材料,我是说所有的汇报材料都是废物。

有人说,工作总结还是要的,总结经验嘛~

对不起,我们的总结没有一篇不是自吹型的,而且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。所以文章才会越写越长,越写越浮夸,屁的参考作用也没有。

有人说,工作计划还是要有的,有计划才有目标嘛~

对不起,我们的计划又是浮夸型的,先闭着眼睛吹出去揽点政绩、安抚上级。等到真干的时候,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,样样想做样样都提两句,等于瞎掰。

有人说,特色和创建汇报反映了工作实绩,应该要写。

对不起,我骂得就是这个。关于这块我专门有过论述,这玩样儿引发了全系统的狂欢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

为了特色和创建,任何单位和领导都可以无底线的把自己写上天。

如果没有配套检查,那什么不要脸的金句都敢往脸上贴。如果有对应检查的,就拼命编数字、补台账、造假造全套。

而这造假之中最璀璨、最精华的,还是那篇汇报稿啊。

至于其他什么D建的、思想的、整改的、民主生活的、自查自纠的,就更别提了。

就算它写得再诚恳、再用情,就算它写上5千字、1万字;就算它写得“红红脸”、“出出汗”

你也别指望他真会出一滴汗。

大家都是成年人了,会场上动情声色、内心里毫不动摇。

我建议,别逼了,有这点时间,让官僚们多干点事实吧。

领导也未必不想干实事,无奈要汇报、要争宠、要自吹的地方太多了。

写不完的材料太多了。

我们千万不能致我们的伟大事业而不顾,而陷入那种疯狂的写稿型内卷。

一切都为了写稿开道,最优秀资源全部拿来配置写稿,大把的时光砸在汇报稿上而毫不心疼。

一个局水平怎么样,变成了那个局的材料狗水平怎么样。

也就有了XX局一支笔、XX部第一文豪等戏称。

为了用“强化”还是“加强”还是“增强”,反复斟酌、浪费生命。

为了一句句子,领导涨红了脸,怒其不争地说:

你怎么能把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”这句话给漏了呢。

说的很对,怎么能漏了呢?

怎么能把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”给漏了呢?

怎么能把“以优异成绩庆祝XX”给漏了呢?

这些空话、废话,我怎么会漏了呢!?


体制内的年轻“编辑们”,又何止千千万万。

他们都是聪明人,高学历,会学习,悟性高,文笔强。做过行测、写过申论。

走哪儿发展,都能干出点成绩。

做个纯业务干部,就好了。

少写点工作汇报材料、思想整改材料、民主生活材料,就好了。

还有太多的事业等着人来做,还有太多的地方人手紧缺。

近代的残酷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:

码字,真救不了国。

i have a dream。。。


有朋友提到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这两种经典的材料。

奇葩的地方来了~

首先,有些稿子材料狗可以写,有些稿子材料狗其实不应该写。

比如,按道理说,领导的大会讲话稿应该由领导自己写。

你布置工作,要讲些什么居然不是了然于心?还要下面人准备十几页的讲话稿?说得过去吗?

不过呢,考虑大会讲话,一般是总结工作、展望未来、加油鼓劲。

有时候,领导讲话,是为你站台,从这个角度来看,帮领导代写发言材料也情有可原。

况且,大领导们哪有空写稿子?如果还要那么辛苦的写稿子,那为什么要当领导呢?

总之,讲话稿就不苛责了。

但是!民主生活会、个人整改材料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那是我们D的优良传统,剖析思想动态、批评和自我批评、查找问题并整改。

这是非常私人化的东西。反思反思,只能你自己反思,哪有别人替你反思的道理!?

没有人是你肚里的蛔虫,没有人可以替代别人自我剖析的。这本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。

然而,堂而皇之的,几乎没有领导是自己写的,都是无数的材料狗、为领导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而绞尽脑汁、秃头爆肝。

大家像神经病一样的揣摩,我(领导)有什么缺点、我(领导)的党性修养够不够、我(领导)的主要问题是不是重业务工作而轻理论学习。。。

连自我剖析都要别人来写,实属可笑。

在这过程中,领导还颇为关心的询问写得怎么样了,并关照到:

“我对这次作风汇报和整改很重视,材料最好要在思想上有所升华,你好好把握把握~”

魔幻不?

“我”很重视,“我”的思想要升华,所以“你”好好写。。。

哈哈哈哈哈


还有好多朋友说为了一篇莫名其妙的述职或讲话材料,改了几十遍。正所谓“一稿两稿等于没搞,七稿八稿重回一稿”~

领导还各种不满,认为写得不精彩、不深入、不鲜活。

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:工匠精神!

是啊,这是一种怎样的、对待文字的、纯粹的态度啊?

这不就是那么多年来我们孜孜以求、羡慕德国、羡慕日本的工匠精神吗?

人家是把一个螺丝钉,打造的完美无瑕。

而我们,则是把一个字一组词,写到精益求精。

同志们,尽管我们玩儿的是文字,但精神内核是一样一样的呀。

况且,日本德国的发动机跑得再欢,又能怎么样?

将来还不是注定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但我们的大会讲话材料,可是经过无数道工序的打磨,经过一个字一个词的修改,经过装订、经过传唱,一定会永垂千古的呀!

等到宇宙高等智慧生物研究人类文明的时候,它们一定会为我们惊叹:

这帮人真他娘的能写!

所以,下一期的《大国重器》和《大国工匠》,建议不要再拍什么高铁、航天了。

要以小见大,就拍隔壁县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材料撰写过程:

“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,张三仍伏在案边,他的面前是一份长达18页的文字材料,这已经是张三第十次的修改了。文字,是古老中国的精华所在,在张三的手里,它将得到再一次的生命,升华在这新的时代。”

“这篇材料的名字叫做——民主生活会发言稿”

“而张三,也有着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号——材料狗”

。。。

让所有人看看吧,即使在一个基层单位,我们都是如何打磨文字的?我们是如何登峰造极的?

我们的材料狗工匠们,是怎么用十天、十稿,来完美演绎领导的内心世界的。

我们的材料狗,在文字实验室里,是怎样反复实验字词的排列组合,从而实现最优解的。

这就是“材料科学”,材料科学没有捷径,只有一次次的试、一个个的想,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智慧,才能领先于这个时代,掌握属于我们的“核心科技”。

我们要自豪的喊出:在这个领域,没有人可以卡我们的脖子~

下一次科技战争,就把我们的讲话稿、汇报稿、整改稿、发言稿、创建稿、宣传稿、特色稿装订成册,狠狠地扔出去。

让别人瑟瑟发抖吧,让别人跪倒在我们精湛的文字技艺下吧~

这就是科学精神,材料狗的工匠精神!!

(朋友们,我真的不敢再写了,再写真容易封。。。)


嘴贱。

其实我有个地方写错了。

我说发言会现场是皇帝的新衣,与会领导对辣鸡文字很嗨。

其实我片面了。

有时想想,很嗨、固然是自嗨,但好歹说明领导们在聆听,还听得很激动。

至少方向是好的,情怀是有的。

可实际上、大多数情况是,无论你的稿子写得惊为天人还是写成一坨烂屎,下面根本就没人听啊没人听。

一周的努力就喂了狗啊。

那个死命盯着你、要你写出滚滚风采的领导,他自己在会场、也根本不听其他领导的发言啊。

他几乎都要打瞌睡了。

作为报复,其他领导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。

我发言,你们打瞌睡。那你们发言,我也打瞌睡。

于是乎,你辛苦铸就的材料稿根本没有人听没有人关心,还没开讲就已经成了辣鸡。

真是可悲啊。。。


接下去,我来说说写材料时经常会使用到的操作。

——代入法。

比如,撰写某某领导在某某大会上的讲话稿。

那个领导比我高了五个级别,我实在不知道他坐在主席台上想说啥。

足足五个级别啊,他的讲话稿居然是我写的,那要他何用?

没办法了,只有代入法了。

我倒吸一口凉气,开始把自己想象成他,会场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。

“同志们,今天下午,我们在这里召开XXXX大会,主要是为了。。。”

感觉渐渐出来了~

不是说代入法有多好,而是没有其他好办法了。

同时,为了提高自己的站位、达到领导心中的大局观,我闭上眼睛,思想一飞冲天,直接冲出大气层!站上银河系。

这样的站位可还够?

不过,这并不是地狱模式,我见过的地狱模式是:

在某些情况下,有的写手,要同时准备局长和书记两人的发言稿。

或者同时准备分管局长和局长的发言稿。

壕无人性啊,内容本身就已经很辣鸡了,居然还要故意拆成两份不同的侧重来写。

两位领导还会非常友好的关照你说啥、我说啥,咱俩不冲突,交给一个写手正好可以避免撞车。

这时候,使用代入法就更为痛苦了:刚代入完局长的,接着代入书记的。

精神分裂就是这么来的~


本文的末尾,我反驳三个观点。

1.

有的朋友认为,一样拿工资,干什么不是干。

写辣鸡文就写呗。

我觉得这种阿Q精神很不错,有助于排解压力。

但是,我还是要说,哪怕一个月给你两万,让你去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,也是不人道的。

有位朋友说得很好,在词字上如此的揣摩,是反人性的。

因为人性向往真实的成就,向往出彩的价值,自己骗不了自己,辣鸡就是辣鸡,整天写辣鸡文章的工作就是反人性,无可辩驳。

当然,也有个别朋友表示很喜欢写这个,我表示你他娘真是个人才,真心话~

2.

还有人说,通过文章的水平高底、用心程度,以及通过反复书写贯彻二Z、三Z、四Z全H精神、四个意识、四责协同、两个维护等内容,可以从细微之处体现领导对上级精神的领会。

是有益而无害的。

。。。?

这是文章写多了,终于把自己写傻了了吗?

首先,这根本不是自己在写,是让下属写的,他领会个球啊。

这恰恰是他自己最不重视的证明。

其次,就算是他本人写的,他就是写一万遍,内心也未必有一丝波澜。

我还是这句话,一个成年人,发自内心信仰的、自然就是自己人。

不信仰的,你就是天天让他汇报思想、天天给他开民主生活会、天天让他掏心掏肺,也还是没用。

很可惜,不是我不想感化,这就是现实。

3.

还有朋友坚持认为,码字即是能力,即是水平,码字不可惜,码字很光荣。

对此,我觉得能力千千万万,纵使不用在科技发展上,也不要浪费在虚无缥缈的文字上,尤其是纠结在领导个人的思想材料上,简直就是拿青春喂了那啥。


PS:

最后,以一个搞笑的事情结束。

你知道,在一个材料型单位(其实大多数单位都是材料型单位),最惨的是谁。

并不是材料狗,而是。。。那台网络打印机。

我们大伙儿的材料全都打到那台文印室的网络打印机上。

那哥们儿要多惨有多惨。

你想想,一整个楼面的材料狗,个个面黄肌瘦、如饥似渴,一篇稿子改十几稿,动不动就是十几页、几十页。

你能想象文印室里材料狗排队聊天的热闹场景吗?

你能听到打印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悯吗?

每个礼拜都要修,不是卡纸了,就是漏粉了,墨盒比吃用得还快。

还好它是机器,要是人早就过劳了,每周都要工伤的岗位你见过吗?

太可怕了。

能够经受住材料狗折磨的打印机才是真正的材料打印机~






本站原创文章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