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没答是想再等等看有没有更惨的。
后来发现不用了,就他了。
这家伙是去年新来我们厅局的,之前在世界五百强名企搞技术的,进的我们的办公室。
厅局办公室,多好的地方,他究竟是惨在什么地方呢?
先容我啰嗦一句他的前任,他的前任生病了。。。所以小伙其实是接他前任的班。背地里,大家都对他抱着一种同情的、异样的目光。
这个位子大概怎么样你们先细品品~
前任是在上班过程中、于岗位上一头栽下去的。挺憨厚的一个人,脑淤血。
我们去探望过他前任,一群“医生”正围着那个人,小声嘀咕着什么。
前任的脸红通通的(爆血管后遗症),说不定也有点家族史。
但是,回头想来终究不是滋味。
现在体制内公务员早已不比当年,近年来的扶贫攻坚、防疫管理中,不少基层公务员加班加点,忙的抬不起头来。
但朋友们,干到直接栽倒进ICU威胁生命,还是有点过了啊。
毕竟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岗位而已。
打这以后,再见到他的前任,都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、耐操不动气的无所谓表情,估计人生从此算是通透了~
好了,说回小伙。
他接手以后,继续在局办专门负责印文发文、文字宣传这方面的工作。确实是最最够呛的岗位。
第一天上岗,就有一群同事围过来打招呼了:
什么小伙儿真不错,能力一看就很强,主任真有眼光,今后好好表现之类的。
综合性部门嘛,和大家交集都多。大家都来认个脸,也正常。
我当时也在场,待边上冷冷得看着,心里直瘆得慌。——你们这帮人,特么是又想把别人往死里整啊啊啊。
实际上,等到小伙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,他的前任其实也已经复工了,继续坐在老位置上,两个人算是面对面。
但是,几乎所有来他们办公室的人,都是找得他,几乎没有人再找他前任了。
这种氛围是很微妙的,你可以说是照顾老同志,也可以说是世态炎凉、或者理解成柿子找软的捏。
反正这小小的一间办公室,抬头不见低头见,他前任也不觉得尴尬,孤零零得坐在角落、乐得清闲。
小伙子看起来身材很壮,这就迅速投入工作了。
积压了数日的工作瞬间爆发出来,他们的办公室门都要被来的人踏破了。
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找小伙子做事情,要排队!
这个岗位,我就呵呵了,真的,那些无意义的文字,成吨成吨的文件,开会、汇报、党务、自查自纠、领导讲话,昏天黑地的~
体制内的都懂,干什么最终都还不是在干文字。
小伙一忙活,我才发现,这家伙可能是太胖了,忙活起来后就好像有点哮喘。
一整天在哪儿呼哧呼哧喘着粗气,喉咙里重重的咳痰声,满头大汗的样子。屋子里也一股味儿。
至于其他处室找他的人,也顾不得什么前辈形象了,一个个争先恐后。
途中,办公室主任来视察过一次,算是看望一下,问在场的人:这新来的小伙儿怎么样,手脚快不快?
大家一致表扬,真是不错,工作效率高、认真仔细、差错少,赞不绝口。
办公室主任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我那段时间正好和他们那屋联系不多。
等到有一天,我恰巧有工作找过去的时候——卧槽,小伙儿居然也累倒下了!?
说是工作量太大,各处室死命往里整,小伙儿从早忙到晚一天都不带歇的,连中午都有人去骚扰他。
然后,其他人下班忙闲好歹有个错峰,可小伙这综合岗位就只能等大家都弄完、确认没事了才能下班。
就这么不当人一样的折磨,病倒了,哮喘病犯了,呼哧了老半天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主任慌了,紧急叫了两个“医护”人员上门来看。
反正据说第二天还是又接着干了。
真特么没人性!
还是这句话,干什么也别干文字。
后来我就发现,小伙儿哮喘可能真的挺严重的。
应该说是越来越严重了。
有一天我去找他,看他一个人愣在那儿,一脸放空的样子。
我上去拍拍他,居然没有反应,这。。什么情况?
过了好一会儿,他突然“低吼”了一声,吓了我一跳。
看到我后,他想和我说什么,又“呼哧呼哧”劲儿上来了,我看他急成这样子,想算了,还是等会儿再来找他吧。
我真是为他捏一把汗。
不过,话一码归一码说,他办事情是真的可以,等我再去的时候,文件已经给我整整齐齐的摆在那儿了。
业务上是真没得说。
但后来,更惨的事情来了,我发现,这家伙其实根本没有编制,不算公务员,也没有任何级别。勉强可以算是个聘用人员。
我曾经分析过,像他这么干,完全是没有意义的。
吃过编制亏的人,应该都懂。
不知道局办的人是怎么想的,这么重要的岗位,放一个非编人员,然后往死里用,看不到前途,未来也没有保障。
等到灯枯油尽的那一天、说不定再一脚踢开,还有比这混得更惨的吗?
打此以后,非必要时间,我就尽量少去找他了,我理解他。
但我仍经常听到说他又工伤了,他又发病了。
也许这么下去不是办法,可生活即是如此,只要活着,还得这么干下去。
直到。。。像他前任一样?
最后,补充一句:
小伙儿惨归惨,功能还真的是蛮齐全的。
不光可以彩打,还可以双面同时打印,打印小册子,网络扫描,还可以打印后折叠,打印后自动装订。
怪不得那么受欢迎。
除了打印前预热要花点时间,打印时“呼哧呼哧”得响,其他没啥问题了。
至于卡纸了,漏粉了,串色了,也是难免的。
那么大印刷量,谁上都是一个维保的命。维修人员只能月月来、周周来、天天来。
纸比吃得还快、粉比倒的还快,一大堆文字就这么经它之手,飞向各个部门。
至于前任,功能差了点,修好后就当备用机放在那儿了,太容易卡纸了没人爱用。
辛苦了啊,打印机~
这篇文章算是专门为“材料狗最强心声”作续吧~(延伸阅读:文字材料狗最强心声!“大国工匠”是怎样炼成的?)
本站原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