戳蓝字“徐默远的成长笔记”关注哦!
最近几年,我发现自己越发的喜欢读《庄子》。
上高中的时候,我们都要求背诵里面的经典文章《逍遥游》。
我真的很佩服庄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
但是今天我又读到了《养生主》这篇文章。
因为庄子很难读,所以我一般都是边抄写边看注解。
庄子在《养生主》中讲了一个关于技艺与境界的故事,这个故事成就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:庖丁解牛。
庖丁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厨师,他解牛时,刀锋游刃有余,从未与骨头碰撞,十九年来,他的刀依然锋利如新。
梁惠王问他为何如此娴熟,庖丁回答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”他所追求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艺,而上升到了“道”的层面。
这里面有三个层次的理解。
- 从生涩到纯熟
庖丁提到,他最初学解牛时,眼里看到的是整头牛,三年后,他看到的是牛的骨骼和经络,如今他已经不用眼睛看,而是用心去感受。这个过程体现了从技术到境界的升华。 - 顺应规律
庖丁解牛的关键在于,他顺应牛的骨骼和经络,而不是盲目蛮干。正如庄子所言:“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。”他通过观察和总结,找到了牛的规律,并依此而行。 - 游刃有余
庖丁的刀之所以锋利如新,是因为他从不用刀与骨头硬碰硬,而是游刃有余地走刀锋。
这不仅是技艺的体现,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——在复杂的环境中,找到顺畅的路径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“缘督以为经”同样出自《庄子·养生主》,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庖丁解牛和缘督以为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:
- 看清本质,找到规律
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都需要看清事物的本质,找到其中的规律。与其盲目努力,不如静下心来,像庖丁那样,找到“牛的结构”,然后顺势而为。 - 专注过程,而非结果
道家强调“无为而治”,并非什么都不做,而是专注于过程,而不是执着于结果。正如庖丁解牛时,他的注意力不在牛本身,而在刀与牛的契合处。 - 顺其自然,保持平衡
生活中的许多烦恼,都源于违背规律或强求结果。学会顺其自然,就像“缘督以为经”所说,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的条件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【作者徐默远,混迹职场多年的理工男,践行知行合一,每天必做三件事,读书、写作和健身,2025年用一整年时间在公众号写成长笔记,关注我,一起提升认知。个人公众号「 徐默远的成长笔记」,ID:Xu_MoYuan】
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跋涉,进步是坚韧不拔的攀登,觉醒是灵魂深处的破晓。
关注我,陪你在成长、进步与觉醒的旅程中,且歌且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