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默远读《 道德经》】 第二章 功成弗居

《 道德经》第二章 功成弗居

【原文】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【译文】

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,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;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,是因有恶的存在。所以有和无相互生成,难和易相互成形,长和短相互显现,高和下相互依存,音与声相互应和,前和后相互跟随。因此圣人行事遵循无为之道,施行无需言语的教化,任由万物自然发展却不加干涉。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。正因为不居功自傲,所以他所创之功业永不会消失。

图片

【解析】

《道德经》的这段文字强调了“道”和“自然”的运行规律以及它深层次的哲学观念。

谈谈我对这段话的理解:

  1. 1. 相互依存与平衡: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“,我们在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,其实已经在感知其对立面了——恶。在职场中,即便拥有突出的优势(比如能力、业绩和资源),这些个人优势的价值也往往取决于与和他人的比较,以及所处的环境。实际上,事物之间总是相互依存并寻求平衡的。
  2. 2. 变化与动态平衡:在体制内工作,尤其是面临着升职缓慢的挑战,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”这句话鼓励我们在看到升职机会及个人进展的同时,也不应忽视成长中的挑战与停滞状态。每一个“易”的时期都是伴随着“难”的准备与积累,每一次看似停滞的“无”都在积蓄着形成“有”的力量。每一次看似顺利的局面中都蕴含着挑战,而一次徘徊不前的时期,恰恰是累积知识、提升技能、建立人脉的关键阶段。升职慢并非终点,而是通往更高职位道路上的一道坎,而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。
  3. 3. 自我超越与奉献: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”,我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领导方式。这里的“无为”并不等同于消极不作为,而是一种智慧的、深思熟虑的待人处事态度。
  4.  
  5.           正如圣人行事,他们通过示范而非直接干预来影响他人,培育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驱动与成长的氛围。通过实践”无为而治”,领导者以间接而非直接命令的方式激发组织活力,鼓励下属寻找解决方案而非依赖指导。他们关心的是促进整体的繁荣与发展,强调的是团队成员的成长与贡献,并且在推动项目与决策过程中,将焦点放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上,而非个人的成就与名誉。
  6.  
  7.          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,下属被赋予了自主权与责任感,鼓励他们主动担当,而非等待指示。”无为而治”促使年轻人追求自我超越,了解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目标。个人在组织中贡献的价值与影响,被视为一种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行为,而非单纯追求个人功名的途径。
  8. 4. 谦逊与成就“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”,不去追求成就的个人主义行为,最终会得到更好的结果。在充分发挥贡献和价值的同时,保持谦逊和合作精神,不仅在个人成就的基础上追求团队的整体成功。这种反向的追求,往往能够带来持久的成功,建立起基于合作、尊重和公平的人际关系与职场文化。

我认为,第二章这段话提供了一种在复杂组织环境中维持内心平衡、有效协作以及追求长期成功的理论指导。通过这样一种哲学视角,我们可以在纷繁的职场事务中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,促进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的和谐统一。

图片

 

 


Hi,我是徐默远,网络运维工程师
白天是网络世界的”急诊医生”
夜晚是认知升级的终身学徒
正在挑战365天认知马拉松:
✍️ 晨间写作(6:30-7:30)
📖 午间拆书(13:30-14:30)
🏃 夜间健行(20:00-21:00)
2025年将用365篇笔记
与你分享工程师的跨界成长地图
点击蓝字关注公众号「 徐默远的成长笔记」,ID:Xu_MoYuan,后台回复”认知礼包”,送你3本改变我人生的思维工具书

 

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跋涉,进步是坚韧不拔的攀登,觉醒是灵魂深处的破晓。

关注我,陪你在成长、进步与觉醒的旅程中,且歌且行。

Scroll to top